最近在家大掃除時,我驚訝地發現媽媽竟然買了一堆菌株不明、沒有SNQ認證、缺乏包埋技術的益生菌產品,有些甚至還偷偷添加了輕瀉劑成分!看了頭很昏,我是不是該減少媽媽的零用錢了XD
的確,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,無論是粉狀、膠囊還是飲品型態應有盡有,特別是婆婆媽媽們,常常櫃子一開就會看到一堆益生菌囤貨。與其亂買、盲買,不如學會如何做益生菌挑選,這篇告訴你如何用簡單實用的方法,教婆婆媽媽們精明選購,買得值得、吃得安心!
益生菌挑選的5大關鍵!婆媽族必看指南!
益生菌怎麼挑 ? 關鍵1 : 菌株要標示清楚(看得懂的才安心)
⭕產品上應標明完整菌株編號,例如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或 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。
❌ 只寫「乳酸菌」、「益生菌複方」沒說清楚是哪些菌,就像吃東西不知道是什麼來源一樣可怕!
益生菌怎麼挑?關鍵2 :有無通過檢驗與認證(食藥署、SNQ、國際認證都加分)
⭕選擇有第三方檢驗報告或標示有「SNQ國家品質標章」、「HACCP」、「GMP」等認證的產品,品質較有保障。
❌ 沒有任何檢驗證明的產品,建議避免!
益生菌怎麼挑?關鍵3 : 是否具有包埋技術(關鍵保護力)
⭕ 包埋技術能讓益生菌通過胃酸,順利抵達腸道發揮作用。
❌ 沒有包埋的菌容易被胃酸殺死,根本吃心酸。
益生菌怎麼挑?關鍵4 : 不含不必要的添加物(特別是輕瀉劑成分)
⭕無添加益生菌+益生質是最理想組合。
❌ 經瀉劑如羊角豆萃取物副作用、望江南副作用等,都會引起腹瀉絞痛,長期下來對腸胃的傷害不容小覷。
益生菌怎麼挑?關鍵5 : 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菌種(不同功效用對才有效)
⭕像是想改善腸胃蠕動可選Bifidobacterium系列,想提升免疫力可選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等。
❌ 千萬別「一罐打天下」,了解菌種才能對症下菌!
益生菌何時吃最好?掌握時機才吃得出效果!
✔ 空腹吃效果最好,空腹時胃酸濃度較低,有利益生菌通過胃部、順利抵達腸道。
✔ 可搭配溫開水食用,避免太熱或太冰破壞菌種活性。
✔ 最推薦時機:起床後空腹、或三餐前30分鐘。